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顺口溜

人参救脱西洋凉,党参力缓太子轻
黄芪升阳白术燥,山药养阴扁豆平
甘草调和枣蜜补,饴糖缓急刺五灵
绞股蓝清虚火降,补气十四守中庭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人参

人参图片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产地】吉林、辽宁
【特点】治气脱危证第一药,反藜芦,忌萝卜茶
【记忆技巧】“元气大补救脱危”

【处方名称】西洋参

西洋参图片
【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产地】美国、加拿大(现国内多栽培)
【特点】气阴双补不上火,含片含服最佳
【记忆技巧】“西洋润补不上火”

【处方名称】党参

党参图片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产地】山西、甘肃
【特点】人参替代品,专补中焦气
【记忆技巧】“党参平补中焦守”

【处方名称】太子参

太子参图片
【药性】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产地】江苏、安徽
【特点】补而不燥,小儿虚证首选
【记忆技巧】“太子参轻补儿虚”

【处方名称】黄芪

黄芪图片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产地】内蒙古、山西
【特点】治中气下陷要药,蜜炙增强补力
【记忆技巧】“黄芪升提固表强”

【处方名称】白术

白术图片
【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产地】浙江、湖南
【特点】治脾虚湿盛要药,炒用健脾力增
【记忆技巧】“白术燥湿胎汗安”

【处方名称】山药

山药图片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产地】河南(怀山药为道地)
【特点】平补三焦,虚不受补者宜
【记忆技巧】“山药平补三焦润”

【处方名称】白扁豆

白扁豆图片
【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产地】江苏、安徽
【特点】治暑湿吐泻要药,炒用止泻力强
【记忆技巧】“扁豆化湿暑泻停”

【处方名称】甘草

甘草图片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产地】内蒙古、甘肃
【特点】“国老"调和百药,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记忆技巧】“甘草调和百药平”

【处方名称】大枣

大枣图片
【药性】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产地】新疆、山西
【特点】药食同源,缓和峻烈药性
【记忆技巧】“大枣养血缓药毒”

【处方名称】饴糖

饴糖图片
【药性】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产地】各地均产(麦芽糖制品)
【特点】治中虚腹痛,需烊化冲服
【记忆技巧】“饴糖缓急润中焦”

【处方名称】蜂蜜

蜂蜜图片
【药性】甘,平。归脾、肺、大肠经
【功效】补中润燥,解毒止痛
【产地】各地均产
【特点】外用治疮疡,含活性酶忌高温
【记忆技巧】“蜂蜜润燥解百毒”

【处方名称】刺五加

刺五加图片
【药性】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强腰,养心安神
【产地】黑龙江、吉林
【特点】现代用于抗疲劳,代茶饮佳
【记忆技巧】“刺五加提神抗衰”

【处方名称】绞股蓝

绞股蓝图片
【药性】甘、苦,寒。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产地】陕西、湖北
【特点】“南方人参”,现代降脂常用
【记忆技巧】“绞股蓝清脂浊消”

第二节 补阳药

顺口溜

鹿茸巴戟温肾阳,淫羊仙茅起痿强
补骨益智暖脾肾,海马苁蓉锁阳藏
菟丝沙苑固精妙,杜仲续断筋骨养
蛤蚧虫草核桃补,韭菜葫芦起石刚
紫河车峻补先天,补阳廿一各有长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鹿茸

鹿茸图片
【药性】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产地】东北、内蒙古
【特点】峻补元阳要药,需研末冲服(1-2g)
【记忆技巧】“鹿茸峻补督脉通”

【处方名称】巴戟天

巴戟天图片
【药性】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产地】广东、广西
【特点】治肾虚兼风湿腰痛
【记忆技巧】“巴戟祛湿肾阳充”

【处方名称】淫羊藿

淫羊藿图片
【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产地】陕西、甘肃
【特点】“天然伟哥”,治阳痿不育要药
【记忆技巧】“淫羊强阳起痿功”

【处方名称】仙茅

仙茅图片
【药性】辛,热;有毒。归肾、肝经
【功效】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产地】四川、云南
【特点】治命门火衰冷痛,阴虚火旺忌用
【记忆技巧】“仙茅火衰寒湿驱”

【处方名称】补骨脂

补骨脂图片
【药性】辛、苦,温。归肾、脾经
【功效】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产地】河南、四川
【特点】治五更泄泻要药,含补骨脂素(光敏性)
【记忆技巧】“补骨五更泄泻停”

【处方名称】益智仁

益智仁图片
【药性】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产地】海南、广东
【特点】治肾虚遗尿、脾寒流涎
【记忆技巧】“益智摄唾缩尿灵”

【处方名称】海狗肾(腽肭脐)

海狗肾图片
【药性】咸,热。归肾经
【功效】暖肾壮阳,益精补髓
【产地】加拿大、俄罗斯
【特点】治阳痿精冷,替代品多用黄狗肾
【记忆技巧】“海狗肾热补精冷”

【处方名称】海马

海马图片
【药性】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产地】广东、福建
【特点】治癥瘕积聚,研末吞服最佳
【记忆技巧】“海马壮阳消癥瘕”

【处方名称】肉苁蓉

肉苁蓉图片
【药性】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产地】内蒙古、新疆
【特点】治阳虚便秘要药,忌铁器煎煮
【记忆技巧】“苁蓉润肠通便强”

【处方名称】锁阳

锁阳图片
【药性】甘,温。归肾、肝、大肠经
【功效】温肾助阳,补益精血,润肠通便
【产地】甘肃、青海
【特点】功效类似肉苁蓉,但更偏固精
【记忆技巧】“锁阳固精润肠藏”

【处方名称】菟丝子

菟丝子图片
【药性】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外用消风祛斑
【产地】山东、河北
【特点】平补阴阳,治胎动不安
【记忆技巧】“菟丝平补固胎元”

【处方名称】沙苑子

沙苑子图片
【药性】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产地】陕西、山西
【特点】治肾虚腰痛目暗,盐炙增效
【记忆技巧】“沙苑固精明目珍”

【处方名称】杜仲

杜仲图片
【药性】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产地】四川、贵州
【特点】治肾虚腰痛要药,折断有银丝
【记忆技巧】“杜仲强腰银丝连”

【处方名称】续断

续断图片
【药性】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血安胎
【产地】湖北、四川
【特点】治跌打损伤兼肾虚
【记忆技巧】“续断接骨补肾精”

【处方名称】韭菜子

韭菜子图片
【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产地】全国各地
【特点】药食同源,治遗精带下
【记忆技巧】“韭子固精暖下元”

【处方名称】葫芦巴

葫芦巴图片
【药性】苦,温。归肾经
【功效】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产地】安徽、河南
【特点】治寒疝腹痛要药
【记忆技巧】“葫芦巴散寒疝痛”

【处方名称】阳起石

阳起石图片
【药性】咸,微温。归肾经
【功效】温肾壮阳
【产地】湖北、河南
【特点】治阳痿宫冷,煅用增效
【记忆技巧】“阳起石温下焦寒”

【处方名称】核桃仁

核桃仁图片
【药性】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功效】补肾温肺,润肠通便
【产地】河北、山西
【特点】治虚寒咳喘便秘,含不饱和脂肪酸
【记忆技巧】“核桃润肺通便良”

【处方名称】蛤蚧

蛤蚧图片
【药性】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产地】广西、云南
【特点】治肺肾两虚喘咳,去头足研末服
【记忆技巧】“蛤蚧定喘肺肾补”

【处方名称】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图片
【药性】甘,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肾益肺,纳气平喘,止血化痰
【产地】青海、西藏
【特点】阴阳双补,需研末或炖服
【记忆技巧】“虫草肺肾双补珍”

【处方名称】紫河车

紫河车图片
【药性】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功效】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产地】各地医院收集
【特点】胎盘入药,治先天不足
【记忆技巧】“紫河峻补先天元”

第三节 补血药

顺口溜

当归补血活血行,熟地填精益髓灵
白芍柔肝调经痛,首乌乌发胶润荣
龙眼养血安心神,血虚六药各显能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当归

当归图片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产地】甘肃(岷县为道地)
【特点】“血中圣药”,治血虚兼血瘀要药
【记忆技巧】“归头归身补血尾破血活血”

【处方名称】熟地黄

熟地黄图片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产地】河南(怀地黄为佳)
【特点】治肝肾阴虚要药,滋腻碍胃需配伍砂仁
【记忆技巧】“熟地填髓精血充”

【处方名称】白芍

白芍图片
【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
【产地】浙江、安徽
【特点】治血虚肝旺胁痛,反藜芦
【记忆技巧】“白芍柔肝止痛灵”

【处方名称】何首乌

何首乌图片
【药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生用:解毒截疟润肠
【产地】广东、贵州
【特点】治须发早白要药,生首乌有毒(伤肝慎用)
【记忆技巧】“首乌制补生通便”

【处方名称】阿胶

阿胶图片
【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产地】山东东阿县(驴皮熬制)
【特点】治虚劳咯血要药,需烊化兑服
【记忆技巧】“阿胶润燥补血神”

【处方名称】龙眼肉

龙眼肉图片
【药性】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产地】福建、广西
【特点】药食同源,治思虑过度健忘失眠
【记忆技巧】“龙眼安心脾血养”

第四节 补阴药

顺口溜

沙参北清南化痰,百合润肺麦天寒
石斛养胃玉竹润,黄精平补枸杞甘
女贞旱莲桑葚滋,芝麻龟鳖甲阴潜
楮实明目肝肾养,补阴十六润燥全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北沙参

北沙参图片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产地】山东、河北
【特点】治肺胃阴虚燥咳要药,忌与藜芦同用
【记忆技巧】“北沙参润肺胃燥”

【处方名称】南沙参

南沙参图片
【药性】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产地】江苏、安徽
【特点】兼能祛痰,治阴虚兼痰黏难咯
【记忆技巧】“南沙参润痰气补”

【处方名称】百合

百合图片
【药性】甘,微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产地】湖南、甘肃
【特点】治百合病(心神不安),蜜炙增效
【记忆技巧】“百合润肺心神宁”

【处方名称】麦冬

麦冬图片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产地】浙江、四川
【特点】治心阴不足虚烦失眠,朱砂拌增强安神
【记忆技巧】“麦冬润燥三焦通”

【处方名称】天冬

天冬图片
【药性】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产地】贵州、云南
【特点】性寒润燥力强,治肺肾阴虚潮热
【记忆技巧】“天冬清润肺肾滋”

【处方名称】石斛

石斛图片
【药性】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产地】安徽、云南(霍山石斛为佳)
【特点】需久煎(1小时以上),鲜品榨汁更佳
【记忆技巧】“石斛养胃阴津生”

【处方名称】玉竹

玉竹图片
【药性】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产地】湖南、河南
【特点】“平补不腻”,治阴虚外感
【记忆技巧】“玉竹润燥不敛邪”

【处方名称】黄精

黄精图片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产地】贵州、云南
【特点】“仙人余粮”,久服轻身延年
【记忆技巧】“黄精三脏气阴平”

【处方名称】枸杞子

枸杞子图片
【药性】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
【产地】宁夏(中宁枸杞为道地)
【特点】治肝肾阴虚目暗,药食同源
【记忆技巧】“枸杞明目肝肾滋”

【处方名称】女贞子

女贞子图片
【药性】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产地】浙江、江苏
【特点】治须发早白要药,酒蒸增效
【记忆技巧】“女贞乌发明目凉”

【处方名称】墨旱莲

墨旱莲图片
【药性】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产地】江苏、江西
【特点】治阴虚血热出血,捣汁乌发
【记忆技巧】“旱莲滋肾血热清”

【处方名称】桑葚

桑葚图片
【药性】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产地】浙江、四川
【特点】治津伤口渴便秘,鲜品最佳
【记忆技巧】“桑葚润肠津液生”

【处方名称】黑芝麻

黑芝麻图片
【药性】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产地】河南、湖北
【特点】九蒸九晒后补力增,治精亏脱发
【记忆技巧】“芝麻润发通便良”

【处方名称】龟甲

龟甲图片
【药性】甘、咸,寒。归肝、肾、心经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产地】长江流域
【特点】治阴虚阳亢要药,需砂烫醋淬先煎
【记忆技巧】“龟甲潜阳筋骨强”

【处方名称】鳖甲

鳖甲图片
【药性】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产地】湖北、安徽
【特点】治癥瘕积聚,醋炙增效
【记忆技巧】“鳖甲软坚退虚蒸”

【处方名称】chǔ实子

楮实子图片
【药性】甘,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肾清肝,明目利尿
【产地】河南、湖北
【特点】治肝肾不足目昏,兼利水消肿
【记忆技巧】“楮实明目利水藏”

结语

每集一个故事

《补虚药四圣的复苏之战》


第一卷 补气十四卫——中土气运之战

背景:中土王国因“元气衰竭”陷入危机,百姓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国王召集“补气十四卫”守护中焦气机。


1. 人参元帅(大补元气)
金甲将军人参(甘微温)手持元气旗,冲入气脱昏迷的宰相体内:“元气大补救脱危!”但喝止侍从:“速撤萝卜茶,我与藜芦不两立!”其副将西洋参(甘凉)紧随其后,为阴虚发热的谋士降温:“我乃气阴双补,久服不上火!”
口诀:“人参救脱西洋凉,党参力缓太子轻。”

2. 党参与太子参(平补中焦)
双子药师党参(甘平)与太子参(甘微苦平)并肩而立。党参熬煮药粥,专补农夫中焦虚损;太子参制成蜜丸,治愈小儿虚汗不止:“我性平和,童叟皆宜!”

3. 黄芪与白术(升阳燥湿)
银甲力士黄芪(甘微温)展开升阳伞,托起中气下陷的农夫;褐袍术士白术(苦甘温)挥动燥湿鞭,抽干商贩脾虚水肿:“炒用健脾,安胎止汗!”

4. 山药与扁豆(平补三焦)
白衣医仙山药(甘平)洒下三焦甘霖,虚不受补的书生面色渐润;绿衣使者白扁豆(甘微温)抛出化湿珠,治愈船夫暑湿吐泻:“炒用止泻,化湿如神!”

5. 甘草与饴糖(调和缓急)
黄衣使者甘草(甘平)平息药性之争,调和大戟与甘遂的恩怨;饴糖(甘温)化作金丝缠绕老妇腹痛:“需烊化冲服,缓急如春阳!”

6. 刺五加与绞股蓝(提神抗衰)
藤甲战士刺五加(辛苦温)冲泡药茶,樵夫饮后精神抖擞;绞股蓝(甘苦寒)叶片炼成清脂丹,账房先生血脂骤降:“南方人参,降脂圣手!”

7. 大枣与蜂蜜(养血润燥)
红果仙子大枣(甘温)抛洒养血珠,产妇面色渐红;金翅蜂王蜂蜜(甘平)涂抹烧伤铁匠:“活性酶惧高温,生用润燥最佳!”


第二卷 补阳廿一将——冰原命门之火

背景:北方冰原“命门山”寒毒肆虐,百姓阳痿宫寒、五更泄泻。冰龙王召唤“补阳廿一将”破冰燃火。


1. 鹿茸与巴戟天(峻补元阳)
银角神鹿鹿茸(甘咸温)角尖精血滴入冰泉,山体渐融:“研末冲服,一日莫超二克!”巴戟天(甘辛微温)挥剑斩断寒湿,治愈渔民风湿腰痛。

2. 淫羊藿与仙茅(壮阳起痿)
金甲骑士淫羊藿(辛甘温)药力化暖流,阳痿猎户重振雄风;黑袍术士仙茅(辛热)点燃命门火,冷痛铁匠冷汗立止:“阴虚火旺者忌我!”

3. 补骨脂与益智仁(温脾止泻)
褐袍药师补骨脂(辛苦温)抛出五更钟,鸡鸣泄泻的老农腹痛顿消;益智仁(辛温)撒出摄唾网,接住幼童脾寒流涎:“缩尿摄唾,我有一手!”

4. 海马与肉苁蓉(壮阳通便)
蓝鳞海将海马(甘温)研末入药,消散渔民腹中癥瘕;沙漠行者肉苁蓉(甘咸温)根系穿透冰层:“忌铁器煎煮,润肠通便力强!”

5. 锁阳与菟丝子(固精通络)
锁链武士锁阳(甘温)捆住遗精书生的精关;藤蔓仙子菟丝子(辛甘平)缠绕胎动不安的孕妇:“平补阴阳,安胎如神!”

6. 杜仲与续断(强筋续骨)
青甲力士杜仲(甘温)折断腰肢银丝闪烁,铁匠腰痛顿消;绿光游侠续断(苦辛微温)掌心流转,接续牧民断腿:“接骨补肾,跌打良将!”

7. 蛤蚧与冬虫夏草(肺肾双补)
壁虎灵将蛤蚧(咸平)尾部药力注入虚喘老翁:“去头足研末,定喘效佳!”雪山隐士冬虫夏草(甘平)阴阳双补,琴师咳血立止。

8. 紫河车与韭菜子(峻补先天)
胎盘化身紫河车(甘咸温)为早产儿填补先天不足;韭菜子(辛甘温)撒入酒坛,治愈遗精带下的侠客:“药食同源,固精暖下!”


第三卷 补血六仙——赤水血脉复苏

背景:赤水河因“血虚”枯竭,女子经乱、面色苍白。血神唤来“补血六仙”复苏血脉。


1. 当归女将(补血活血)
红衣战神当归(甘辛温)挥剑斩开血瘀暗礁:“归身补血,归尾破瘀!”河水重新流淌,经痛农妇展颜。

2. 熟地与阿胶(填精润燥)
玄衣祭司熟地(甘微温)吟唱填髓咒,滋补书生早白的鬓角;胶质灵体阿胶(甘平)烊化入虚劳咯血的绣娘口中:“驴皮熬制,东阿为尊!”

3. 白芍与何首乌(柔肝乌发)
白绸仙子白芍(苦酸微寒)舞动柔肝绸,平息将军胁痛:“反藜芦,慎配伍!”黑袍药师何首乌(苦涩微温)制用乌发,生用通便,警示:“生首乌伤肝,慎用!”

4. 龙眼肉(养血安神)
金果仙子龙眼(甘温)抛洒安神珠,治愈失眠的夜巡兵:“药食同源,思虑过度者宜我!”


第四卷 补阴十六贤——阴阳林润泽

背景:东方“阴阳林”因燥邪枯萎,百姓潮热盗汗、目涩咽干。林主请出“补阴十六贤”调和阴阳。


1. 沙参与麦冬(润肺养胃)
双子药师北沙参(甘微苦寒)清肺燥,南沙参(甘微寒)化痰涎;心叶医女麦冬(甘微苦寒)治愈诗人虚烦:“朱砂拌服,安神力增!”

2. 百合与天冬(清心安神)
白花灵使百合(甘微寒)治愈心神不安的舞姬;雪山隐士天冬(甘苦寒)润泽肺肾,书生潮热渐退。

3. 石斛与玉竹(养胃生津)
兰草仙子石斛(甘微寒)久煎出汁,胃阴虚的掌柜津生;翠竹医仙玉竹(甘微寒)平补不腻,治愈旅人阴虚外感。

4. 枸杞与女贞(滋肝明目)
红珠仙子枸杞(甘平)撒出明目星,木匠目翳渐消;乌发使者女贞子(甘苦凉)酒蒸后效力倍增,书生白发转黑。

5. 龟甲与鳖甲(潜阳软坚)
玄甲神兽龟甲(甘咸寒)镇压僧侣阴虚阳亢;利爪战将鳖甲(咸寒)醋炙后撕开癥瘕:“退虚蒸,散结块!”

6. 黑芝麻与桑葚(润燥通便)
黑衣匠人黑芝麻(甘平)九蒸九晒,铁匠脱发复生;“紫玉珠”桑葚(甘酸寒)榨汁入喉,书生便秘立解。

7. 楮实子与墨旱莲(明目利水)
绿瞳药师楮实子(甘寒)治愈目昏老翁,兼利水消肿;黑莲使者墨旱莲(甘酸寒)凉血止血,农妇崩漏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