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收涩药-21
收涩药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顺口溜
麻黄根敛汗力强,浮麦益气骨蒸凉
糯稻根虚热兼止,固表三药守津藏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麻黄根
【药性】甘、涩,平。归心、肺经
【功效】固表止汗
【产地】内蒙古、山西
【特点】治自汗、盗汗通用药,忌与麻黄同用(拮抗)
【记忆技巧】“麻黄根止汗逆麻黄”
【处方名称】浮小麦
【药性】甘,凉。归心经
【功效】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产地】华北、华东
【特点】治气虚自汗兼骨蒸劳热,需水淘浮起者入药
【记忆技巧】“浮麦益气退虚蒸”
【处方名称】糯稻根
【药性】甘,平。归心、肝经
【功效】固表止汗,退虚热,益胃生津
【产地】长江流域
【特点】治阴虚盗汗兼口干,可代茶饮
【记忆技巧】“糯稻根润虚热平”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顺口溜
五味敛肺乌梅蛔,五倍降火粟壳危
诃子利咽石榴虫,豆蔻温中赤脂煨
敛肺涩肠八药全,虚实寒热配伍随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五味子
【药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产地】辽宁、吉林
【特点】治久咳虚喘要药,南北五味差异(北五味为佳)
【记忆技巧】“五味俱全敛三焦”
【处方名称】乌梅
【药性】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产地】四川、福建
【特点】治蛔厥腹痛(乌梅丸主药),炭用止血
【记忆技巧】“乌梅安蛔津液生”
【处方名称】五倍子
【药性】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血
【产地】贵州、四川
【特点】含鞣酸70%以上,治久咳盗汗遗精
【记忆技巧】“五倍降火三涩强”
【处方名称】罂粟壳
【药性】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痛
【产地】国家管制种植
【特点】含吗啡类成分,久用成瘾,用量3-6g
【记忆技巧】“粟壳镇咳慎久服”
【处方名称】诃子
【药性】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产地】云南、广东
【特点】生用止咳,煨用止泻,治久咳失音
【记忆技巧】“诃子利咽煨止泻”
【处方名称】石榴皮
【药性】酸、涩,温。归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驱虫止血
【产地】陕西、安徽
【特点】治久泻兼蛔虫,炒炭治崩漏
【记忆技巧】“石榴驱虫涩肠温”
【处方名称】肉豆蔻
【药性】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产地】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
【特点】治脾肾虚寒五更泻,煨用去油增效
【记忆技巧】“豆蔻温中五更停”
【处方名称】赤石脂
【药性】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
【产地】福建、河南
【特点】治久泻便血,外用治溃疡不敛
【记忆技巧】“赤脂煅用疮疡平”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顺口溜
山茱萸补肝肾藏,莲子芡实健脾良
覆盆缩尿桑螵蛸固,海螵止血金樱强
七药固精止带妙,下焦滑脱此方匡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山茱萸
【药性】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产地】河南、浙江
【特点】治崩漏、遗精要药,救脱力强(如参附配伍)
【记忆技巧】“山萸酸涩补漏脱”
【处方名称】莲子
【药性】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产地】湖南、福建
【特点】治脾虚久泻伴失眠,去心用(莲子心清心火)
【记忆技巧】“莲子三脏脾肾心”
【处方名称】芡实
【药性】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产地】江苏、山东
【特点】“水中人参”,治白浊带下要药
【记忆技巧】“芡实固涩胜莲子”
【处方名称】覆盆子
【药性】甘、酸,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产地】浙江、福建
【特点】治遗精尿频兼目暗,酒蒸增效
【记忆技巧】“覆盆缩尿明目珍”
【处方名称】桑螵蛸
【药性】甘、咸,平。归肝、肾经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产地】全国均产(螳螂卵鞘)
【特点】治肾虚阳痿遗尿,需蒸杀卵后晒干
【记忆技巧】“桑螵补肾固精尿”
【处方名称】海螵蛸
【药性】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
【产地】沿海地区(乌贼骨)
【特点】治胃酸过多要药,外用治湿疮
【记忆技巧】“海蛸制酸止血强”
【处方名称】金樱子
【药性】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产地】广东、江西
【特点】治遗精白带兼久泻,需去毛刺
【记忆技巧】“金樱三涩精尿肠”
结语
每集一个故事
《收涩药奇遇记》
第一章:固表三侠守津城
夏日的午后,医学生阿芪在药园里打盹,忽见一只白鹿叼着三株草药奔来,口吐人言:“津城大旱,百姓汗如雨下,速随我来!”阿芪惊醒,抓起药篓便追。
白鹿将他带到一座干涸的城池,城中百姓面色苍白,自汗盗汗不止。阿芪翻开药典,念道:“麻黄根敛汗力强,浮麦益气骨蒸凉,糯稻根虚热兼止!”
- 麻黄根化作金甲武士,手持盾牌堵住汗孔:“吾乃止汗将军,专克自汗盗汗,但切记莫与麻黄同用!”
- 浮小麦化为青衣少女,洒下甘凉雨露:“妾身能退骨蒸虚热,气虚自汗者饮我如沐春风。”
- 糯稻根变作白发老翁,端出一碗米汤:“阴虚盗汗兼口干,老朽的米汤可代茶饮,润燥生津。”
三药合力,津城恢复清凉,百姓欢呼:“固表三侠,守津藏液!”
第二章:八药镇守肺肠关
次日,阿芪途经“咳泻谷”,谷中瘴气弥漫,百姓久咳腹泻。一老者叹道:“此地邪气侵肺肠,唯有八味灵药可解!”
阿芪闭目默念顺口溜:“五味敛肺乌梅蛔,五倍降火粟壳危,诃子利咽石榴虫,豆蔻温中赤脂煨!”
- 五味子如紫玉珠串,飞入肺经:“吾乃久咳虚喘克星,北五味更胜一筹!”
- 乌梅化作酸雾,驱散蛔虫:“蛔厥腹痛?乌梅丸在此,生津安蛔两不误!”
- 五倍子携寒霜压下火气:“鞣酸七成,盗汗遗精速退!”
- 罂粟壳披黑袍警告:“止咳止痛吾最强,但久用成瘾,慎之!”
- 诃子双形态显神通:生者止咳如清泉,煨者止泻如磐石。
- 石榴皮燃起温火:“久泻蛔虫?炒炭止血更妙!”
- 肉豆蔻驾热带暖风:“五更泻?煨豆蔻温脾肾!”
- 赤石脂如红泥敷肠:“便血溃疡?煅用生肌敛疮!”
八药齐出,咳泻谷瘴气消散,百姓叩谢:“敛肺涩肠,虚实皆安!”
第三章:七贤护守下焦门
最后一站,阿芪来到“滑脱泽”,此处男女皆面色萎黄,遗精带下。泽中浮出七位仙者,吟唱:“山茱萸补肝肾藏,莲子芡实健脾良,覆盆缩尿桑螵蛸固,海螵止血金樱强!”
- 山茱萸如红宝石闪耀:“崩漏遗精?吾补肝肾,救脱如参附!”
- 莲子化白衣仙子,分心二用:“脾虚久泻伴失眠,去心莲子安三脏!”
- 芡实浮于水面:“水中人参在此,白浊带下速退!”
- 覆盆子撒下蓝果:“遗精尿频目昏花?酒蒸覆盆效更佳!”
- 桑螵蛸振翅而鸣:“螳螂卵鞘固精尿,蒸晒去卵方为药!”
- 海螵蛸现乌贼真身:“胃酸湿疮?吾制酸止血,内外兼修!”
- 金樱子刺果滚动:“遗精带下久泻?去毛刺,三涩归一!”
七贤布阵,滑脱泽恢复清明,百姓高呼:“固精缩尿止带,下焦永固!”
尾声:药灵归典
阿芪醒来,药典熠熠生辉,所有药材化作金光没入书中。白鹿笑道:“故事即药性,情节即方歌。日后若忘,便回想这津城、咳泻谷、滑脱泽之战!”从此,阿芪再不需死记硬背,每每开方,眼前自有三侠、八将、七贤相助。
文章作者 会写代码的小郎中
上次更新 2025-04-05
许可协议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