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职业发展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评论中医审美的,我感觉说的很好,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国家政策正引导医疗体系向“简便效廉”(更简单、便捷、便宜、有效)方向发展,以降低医保投入,普惠大众健康。真正优秀的中医完全能够契合这一目标。因此,我呼吁热爱中医的人们积极学习,响应国家指挥棒。

家传背景并非必需

号召大家去学习中,尤其是那一种热爱中医的人。这不是说我是一个什么著名的人,而是因为这是国家政策的指挥棒。国家现在的医保的形式要寻求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更有效的方法,叫简便效廉。来帮助大家获的健康,来降低国家对医疗方面的投入。那么好的中医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不好中医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今天讲的问题很大,但是,如果不加这么大,没有办法回答。有的人说,除非家里有人,才能够搞中医。你号召人家来搞中医其实是不好的事。还有声音说学院派的出来了以后看不好病。我是觉得有这种想法的,其实不是他的责任。是中医的这一个队伍,猪队友太多了。没有家庭背景的能不能成为一个好中医?

首先来讲中医不是一个重仓的投资,没有那么依赖资本。但是它很依赖这个思维和技术,如果还有一个硬性条件,我认为就是为人要善良,这个才是最珍贵的。 第二点不要低估了国字号的师资,从广泛的层面来讲,他会在没有家学渊源的时候,就给你最好的通识教育,我们国家在每一个省份基本上都有中医药大学,这就叫通识教育。但是在学习中医到了后期的时候,你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医大师,你会知道通识教育它只是一个门槛。之后还要靠你的信念和意志力,说白了就是在没有取得成绩的时候,要看到取得成绩是什么样子,那怎么样才能够看到那种样子呢?

培养中医审美,对标经典,立志高远

就是要跟名师。那怎样才叫名师?这就是你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标准,不是说用脚投票而是要能用脑子投票。所以说不管是在体制内也好民间也好,有很多的大夫他名气不太大,但是他的技术是真的很好。讲到这个中医的审美,怎么养成自己的中医审美?那就是要多读经典,以圣人为师。我们的起点对标就是圣人,这叫什么?就是求其上者得乎中。 所以说很多人没有真正的中医审美,他连中医是什么,真正的大师长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就在这妄论中医,就说中医一定要家传。你试想一下,中医那么多名家,难道他们都是有家传的吗?有那么多的中医名家他们很多时候是因为什么来学习中医的?是因为家里面死了很多的人,或者说自己的身体一病在病,自己的身体从小就羸弱不堪,发奋学习中医。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够学好中医,才能用好中医,才能够拯救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说学医的人一定要发宏愿。 而且我身边那一些在中医界已经崭露头角的同龄人,他们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中医背景的,但是他们为什么做的好?真的就是看一种意志力。他明白自己心目里面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在往这一个方向奋进,只有这样子他才能过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当然这些话也不是所有人都看的懂,毕竟没有吃过芒果的人,你跟他描述芒果的味道,它永远都不知道芒果是什么样的味道。但是只有你吃到了芒果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这是芒。这个就像孔子的那个故事,就是夏虫不可语冰。只要是你有一定的认知,有一定的决心,你想让自己身边的人,还有你自己的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好,我认为学习中医是一条非常非常值得选择的路。

济世与生计

还有人一直问,说中医能不能赚钱养活自己?首先来讲我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是比较差的,为啥我爸妈当时建议我学习中医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希望他们百年之后,我不仅要把自己的照顾好,而且在他们老了以后也能够去把自己的这个小家庭照顾好,是出于这样的一个发心来学习中医的。从这个非常朴素的心愿来讲,中医就是救命积德的,不是用来赚钱的。所以你一旦有了赚钱的心思,你是不可能在中医这条路上赚到钱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其实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想在这个行业里面赚钱,那么你的发心就错了。如果你想让你这个行业造福这个社会,那么你的发心就对了,这个时候你不赚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