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热药-3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顺口溜
石膏知母清气分,栀子芦根解烦闷
夏枯决明平肝火,竹叶谷精目生晕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石膏
【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产地】湖北、安徽
【特点】气分实热第一要药
【记忆技巧】“石"镇高热,“膏"润燥止渴
【处方名称】知母
【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产地】河北、山西
【特点】上清肺热,下滋肾阴
【记忆技巧】“知"通"滋”,母性润燥
【处方名称】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产地】江西、湖南
【特点】治热病心烦要药
【记忆技巧】“栀"似心形清心火
【处方名称】夏枯草
【药性】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
【产地】江苏、浙江
【特点】治瘰疬瘿瘤常用
【记忆技巧】“夏"至即枯,专清肝火
【处方名称】芦根
【药性】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产地】江苏、浙江
【特点】中空善透热邪
【记忆技巧】“芦根中空似吸管,清热生津止渴烦”
【处方名称】天花粉
【药性】甘、微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产地】河南、山东
【特点】治消渴要药
【记忆技巧】“天花"散落润燥渴
【处方名称】竹叶
【药性】甘、淡,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产地】江西、福建
【特点】导心火从小便出
【记忆技巧】“竹叶清心似扁舟,载热下行小便流”
【处方名称】决明子
【药性】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产地】安徽、江苏
【特点】治目赤便秘常用
【记忆技巧】“决明明目如点灯”
【处方名称】谷精草
【药性】辛、甘,平。归肝、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产地】浙江、江西
【特点】治目生翳障
【记忆技巧】“谷精似星散云翳”
【处方名称】密蒙花
【药性】甘,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产地】四川、云南
【特点】治肝虚目暗
【记忆技巧】“密蒙养肝如雾遮”
【处方名称】青葙子
【药性】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产地】华北、华东
【特点】治肝火上炎目赤
【记忆技巧】“青葙清肝似火降”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顺口溜
三黄燥湿清三焦,龙胆苦参肝胆消
白鲜秦皮治疮痢,椿皮止崩功效高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黄芩
【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产地】河北、内蒙古
【特点】上焦湿热首选
【记忆技巧】“芩"似琴弦清上焦
【处方名称】黄连
【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产地】四川、湖北
【特点】治痢疾圣药
【记忆技巧】“黄连苦口利于心”
【处方名称】黄柏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
【产地】四川、云南
【特点】下焦湿热专药
【记忆技巧】“柏"通"迫”,迫热下行
【处方名称】龙胆
【药性】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产地】东北、内蒙古
【特点】治胁痛口苦专药
【记忆技巧】“龙胆苦寒泻肝胆,目赤耳聋此药安”
【处方名称】苦参
【药性】苦,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产地】山西、河北
【特点】治阴痒带下要药
【记忆技巧】“苦参苦,治皮肤,湿热疮痒一扫除”
【处方名称】白鲜皮
【药性】苦,寒。归脾、胃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产地】辽宁、河北
【特点】治湿热疮毒
【记忆技巧】“白鲜皮,祛湿毒,皮肤瘙痒立消除”
【处方名称】 秦皮
【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
【产地】陕西、甘肃
【特点】治热毒血痢
【记忆技巧】“秦皮涩肠止热痢”
【处方名称】椿皮
【药性】苦、涩,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止带止血
【产地】华北、华东
【特点】治崩漏带下
【记忆技巧】“椿皮止血似门闩”
结语
清热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功效上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退虚热。一般主治,里热证实热、虚热、湿热、热毒、血热等。可分,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
每集一个故事
《清热药王国历险记》
第一章:烈焰山的气分危机
夏至这天,中医学生小艾在古籍中发现了一张神秘地图——「清热药王国」。传说这里住着能平息天下热邪的药材精灵。小艾刚踏入王国,就被热浪掀翻。抬头一看,烈焰山喷发,天空赤红,百姓口干舌燥,心烦气躁。
石膏大侠从天而降,他身披白色铠甲(产地:湖北、安徽),手持寒冰剑,大喝:“吾乃气分实热第一药!‘石’镇高热,‘膏’润燥止渴!”剑光一闪,山火退去,百姓不再口渴。
这时,一位绿衣女子知母飘然而至,她手捧清泉(归肺、胃、肾经):“热邪伤阴,我来‘滋’润肺肾!”泉水洒落,焦土生绿,百姓津液渐复。
突然,一群百姓捂着胸口喊“心火太旺!”。小艾见远处金光闪烁,栀子仙子踏心形莲叶(归心、肺经)飞来:“‘栀’清心火,湿热可除!”她挥袖间,百姓烦躁顿消。
第二章:迷雾森林的肝火之乱
小艾穿过烈焰山,进入迷雾森林。林中瘴气弥漫,百姓目赤肿痛,瘰疬缠身。一位头戴枯草冠的侠客夏枯草(产地:江苏)拔剑:“‘夏至即枯,专清肝火’!”剑风扫过,瘰疬消散。
林中忽现盲眼老者,谷精草和密蒙花携手而来。谷精草抛出一把星沙(功效:明目退翳):“‘谷精似星散云翳’!”密蒙花轻抚老者双眼:“‘密蒙养肝如雾遮’。”老者睁眼,重见光明。
突然,地面裂开,岩浆翻涌。决明子骑青龙(归肝经)跃出:“‘决明明目如点灯’,肝火便秘皆可平!”他掷出种子,岩浆凝固成通便药丸,百姓腹痛立解。
第三章:三江湿地的毒瘴之战
小艾乘竹筏进入三江湿地,这里湿热交蒸,百姓痢疾缠身、皮肤溃烂。三位黄袍药神现身:
- 黄芩抚琴(清上焦湿热):“琴音清上焦,湿热无处逃!”
- 黄连端药碗(治痢圣药):“苦口利心,痢疾立停!”
- 黄柏脚踏黑云(清下焦湿热):“‘柏’迫热下行,淋浊必清!”
突然,沼泽中爬出毒虫,苦参与白鲜皮联手出击。苦参洒药粉(杀虫利尿):“湿热疮痒,一扫而光!”白鲜皮挥银鞭(祛风解毒):“皮毒溃烂,速速退散!”
最后,秦皮与椿皮化作巨树。秦皮叶落成盾(止热痢),椿皮根生为门(止崩漏):“涩肠止血,邪热休想越界!”
阶段1:药王殿的试炼
小艾登上药王殿,药王竹叶手持碧玉壶(导心火利尿)现身:“‘竹叶载热下行’,你已学成清热药精髓!”他轻点小艾额头,所有药材口诀化作金光流入心间。
药王赠言:“清热药分五类——泻火、燥湿、解毒、凉血、退虚热。苦寒降实火,甘寒滋虚热。切记辨证施治!”
文章作者 会写代码的小郎中
上次更新 2025-03-20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