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16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顺口溜
半夏南星化寒痰,旋覆白前降气专
白芥皂荚散痰结,白附祛风此节全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半夏
【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产地】四川、湖北
【特点】治湿痰寒痰要药
【记忆技巧】“半夏燥湿化痰强”
【处方名称】天南星
【药性】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散结
【产地】陕西、甘肃
【特点】治风痰眩晕要药
【记忆技巧】“南星祛风定惊痫”
【处方名称】旋覆花
【药性】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产地】江苏、浙江
【特点】需包煎防绒毛刺激
【记忆技巧】“旋覆降逆如覆杯”
【处方名称】白附子
【药性】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
【产地】河南、河北
【特点】治中风痰壅要药
【记忆技巧】“白附祛风定惊搐”
【处方名称】白芥子
【药性】辛,温。归肺经
【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产地】安徽、江苏
【特点】外敷治痰核阴疽
【记忆技巧】“白芥辛温散痰结”
【处方名称】白前
【药性】辛、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产地】浙江、江西
【特点】治肺气壅实痰多
【记忆技巧】“白前降气如风扫”
【处方名称】皂荚
【药性】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产地】华北、华东
【特点】治痰壅昏迷急救
【记忆技巧】“皂荚通关开痰壅”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顺口溜
川浙贝母清热痰,瓜蒌桔梗宽胸咽
竹茹前胡降肺火,海藻昆布消瘿坚
礞石浮石化顽痰,胖大海润咽喉干
竹沥天竺清心热,热痰壅肺此药安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川贝母
【药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产地】四川、西藏
【特点】治燥痰久咳要药
【记忆技巧】“川贝润肺似甘霖”
【处方名称】浙贝母
【药性】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解毒止咳
【产地】浙江、江苏
【特点】治痰热瘰疬要药
【记忆技巧】“浙贝散结清痰热”
【处方名称】瓜蒌
【药性】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产地】山东、河北
【特点】全株分瓜蒌皮、瓜蒌仁、全瓜蒌
【记忆技巧】“瓜蒌宽胸通大便”
【处方名称】桔梗
【药性】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产地】东北、华北
【特点】“舟楫之剂"载药上行
【记忆技巧】“桔梗载药上浮”
【处方名称】竹茹
【药性】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产地】长江流域
【特点】竹茎中间层刮取入药
【记忆技巧】“竹茹清胃止呕烦”
【处方名称】前胡
【药性】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产地】浙江、安徽
【特点】治痰热咳喘兼表证
【记忆技巧】“前胡降痰兼解表”
【处方名称】瓦楞子
【药性】咸,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产地】沿海地区
【特点】治瘿瘤瘰疬要药
【记忆技巧】“瓦楞软坚消痰结”
【处方名称】海藻
【药性】咸,寒。归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利水,软坚散结
【产地】福建、浙江
【特点】治瘿瘤睾丸肿痛
【记忆技巧】“海藻咸寒消瘿瘤”
【处方名称】昆布
【药性】咸,寒。归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利水,软坚散结
【产地】辽宁、山东
【特点】常与海藻配伍
【记忆技巧】“昆布海藻姊妹药”
【处方名称】竹沥
【药性】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产地】南方竹产区
【特点】鲜竹火烤沥出液汁
【记忆技巧】“竹沥清心豁痰涎”
【处方名称】天竺黄
【药性】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产地】云南、广西
【特点】竹节孔中分泌液
【记忆技巧】“天竺黄定惊化痰”
【处方名称】海蛤壳
【药性】咸,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产地】沿海地区
【特点】治痰火咳嗽
【记忆技巧】“海蛤壳清痰火咳”
【处方名称】礞石
【药性】甘、咸,平。归肺、心、肝经
【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产地】四川、湖北
【特点】治顽痰胶结癫痫
【记忆技巧】“礞石坠痰镇惊痫”
【处方名称】海浮石
【药性】咸,寒。归肺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产地】沿海地区
【特点】治痰热咳喘兼瘿瘤
【记忆技巧】“浮石清肺消痰核”
【处方名称】胖大海
【药性】甘,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产地】东南亚
【特点】治咽喉肿痛失音
【记忆技巧】“胖大海润喉开音”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顺口溜
杏仁百部止咳喘,紫苏葶苈降逆专
紫菀冬花润肺燥,枇杷桑皮清肺炎
白果敛肺矮茶利,罗汉开音银花宣
马兜铃毒需慎用,平喘诸药效周全
药材详解
【处方名称】苦杏仁
【药性】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产地】北方各省
【特点】需捣碎煎煮释放药效
【记忆技巧】“杏仁润肠平喘咳”
【处方名称】百部
【药性】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产地】福建、广东
【特点】治新久咳嗽皆宜
【记忆技巧】“百部止咳杀诸虫”
【处方名称】紫苏子
【药性】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产地】江苏、浙江
【特点】治痰壅气逆要药
【记忆技巧】“苏子降气平喘咳”
【处方名称】桑白皮
【药性】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产地】全国广布
【特点】治肺热咳喘水肿
【记忆技巧】“桑皮泻肺如抽薪”
【处方名称】葶苈子
【药性】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产地】河北、内蒙古
【特点】“泻肺峻剂”
【记忆技巧】“葶苈泻肺力峻猛”
【处方名称】紫菀
【药性】辛、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产地】河北、安徽
【特点】治久咳劳嗽要药
【记忆技巧】“紫菀润肺止咳久”
【处方名称】款冬花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产地】河南、甘肃
【特点】常与紫菀相须为用
【记忆技巧】“冬花润肺止咳灵”
【处方名称】枇杷叶
【药性】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产地】南方各省
【特点】治肺热咳喘呕逆
【记忆技巧】“枇杷清肺止呕逆”
【处方名称】白果
【药性】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
【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产地】广西、江苏
【特点】治虚喘带下要药
【记忆技巧】“白果敛肺涩带精”
【处方名称】矮地茶
【药性】苦、辛,平。归肺、肝经
【功效】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淤
【产地】长江流域
【特点】治咳喘兼湿热黄疸
【记忆技巧】“矮茶止咳利湿热”
【处方名称】马兜铃
【药性】苦,微寒;有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产地】东北、华北
【特点】因肾毒性已限制使用
【记忆技巧】“兜铃止咳慎久服”
【处方名称】罗汉果
【药性】甘,凉。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润肺,滑肠通便,化痰止咳
【产地】广西、广东
【特点】治肺热燥咳失音
【记忆技巧】“罗汉果润喉开音”
【处方名称】洋金花
【药性】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止咳平喘,止痛,解痉
【产地】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特点】止咳平喘之力顽强兼麻醉
【记忆技巧】“洋花麻醉镇咳平喘”
结语
每集一个故事
《化痰止咳平喘药传奇——中医村的救世之战》
第一章 寒痰冰封,温化七侠破寒邪
背景:中医村突遭寒痰侵袭,村民咳吐白痰、胸闷畏寒。村长召集“温化寒痰七侠”迎战!
1. 半夏大侠(燥湿化痰)
身披白袍的半夏从四川赶来,手持药锄,一锄挖出湿泥中的根茎,大喝:“寒痰湿邪,看我燥湿化痰!”口诀“半夏燥湿化痰强”响彻山谷,村民呕逆立止,痞结消散。
2. 天南星与白附子(祛风定惊)
兄弟天南星和白附子从天而降。天南星(苦辛温)剑指风痰眩晕的村民,剑气所过,眩晕立消;白附子(辛甘温)一掌拍向中风痰壅的老者,痰涎尽散。口诀:“南星祛风定惊痫,白附掌镇痰壅消!”
3. 白芥子与皂荚(散结通络)
药师白芥子(辛温)将药粉撒向村民的痰核阴疽,肿块瞬间化散;皂荚(辛咸温)用皂角刺扎入昏迷樵夫的穴位,痰壅立开,樵夫苏醒。口诀:“白芥辛温散痰结,皂荚通关救急危!”
4. 旋覆花与白前(降气如风)
黄衣仙子旋覆花(苦辛咸)轻挥衣袖,村民呕逆平息,叮嘱:“我需纱布包煎,莫让绒毛刺喉!”白衣侠客白前(辛苦微温)如疾风掠过,肺中痰壅一扫而空,笑称:“降气如风扫落叶!”
第二章 热痰燎原,清化十二杰平火毒
背景:寒痰刚退,热痰又起!村民咽喉肿痛、咳吐黄痰。小杏前往“清化十二杰”的领地求援。
1. 川贝母与浙贝母(润肺散结)
川贝母(苦甘微寒)手持甘露瓶,为久咳燥痰的诗人润肺止咳,吟道:“川贝润肺似甘霖。”浙贝母(苦寒)剑气凌厉,斩断瘰疬患者的痰热结块,喝道:“浙贝散结清痰热!”
2. 瓜蒌与桔梗(宽胸利咽)
瓜蒌(甘苦寒)剖开胸膛,瓜蒌仁治愈便秘,瓜蒌皮宽解胸闷;桔梗(苦辛平)吹响竹笛,载药力上行,治愈歌者咽痛失音。村民赞:“瓜蒌宽胸通大便,桔梗载药上浮咽!”
3. 竹茹与前胡(降火解表)
竹茹(甘微寒)刮取竹茎中层,为烦躁呕逆的妇人清热止呕;前胡(苦辛微寒)随风而至,为痰热咳喘兼风寒的村民解表降气。口诀:“竹茹清胃止呕烦,前胡降痰兼解表!”
4. 海藻昆布与瓦楞子(消瘿软坚)
海边三杰海藻(咸寒)、昆布(咸寒)和瓦楞子(咸平)联手。海藻昆布化开渔民颈部的瘿瘤,瓦楞子用贝壳碾碎痰瘀,村民惊叹:“咸寒三将,消瘿如神!”
5. 礞石与海浮石(坠痰镇惊)
礞石(甘咸平)从天而降,将顽痰胶结的癫痫患者体内痰浊坠出;海浮石(咸寒)浮于水面,吸走少年肺热痰核。口诀:“礞石坠痰镇惊痫,浮石清肺消痰核!”
6. 竹沥、天竺黄与胖大海(清心润喉)
竹沥(甘寒)烤竹取沥,救醒痰热昏迷的孩童;天竺黄(甘寒)从竹节中渗出,定惊化痰;胖大海(甘寒)泡发成球,为喉痛茶娘开音。村民记:“竹沥清心豁痰涎,天竺定惊胖大海润喉!”
7. 海蛤壳(清痰火咳)
海蛤壳(咸寒)从海底跃出,壳粉入药,扑灭村民痰火咳嗽。口诀:“海蛤壳清痰火咳,咸寒之力镇肺热!”
第三章 咳喘肆虐,止咳八仙定乾坤
背景:寒热痰退,咳喘又袭!村民气逆喘促,夜不能寐。小杏请出“止咳平喘八仙”。
1. 苦杏仁与百部(润肠杀虫)
苦杏仁(苦微温)敲碎硬壳,润肠通便,平息老农咳喘;百部(甘苦微温)药液喷洒,灭尽村民衣被虱虫。口诀:“杏仁润肠平喘咳,百部止咳杀诸虫!”
2. 紫苏子与葶苈子(降气平喘)
紫苏子(辛温)随风而降,平息书生痰壅气逆;葶苈子(辛苦大寒)如猛将出击,泻去肺中痰水,救下水肿喘满的渔夫。口诀:“苏子降气平喘咳,葶苈泻肺力峻猛!”
3. 紫菀与款冬花(润肺止咳)
紫菀(辛苦温)与款冬花(辛微苦温)在雪中起舞,温润之力化解老翁久咳劳嗽。村民赞:“紫菀冬花,止咳如春回大地!”
4. 枇杷叶与桑白皮(清肺泻火)
枇杷叶(苦微寒)扇走妇人肺热呕逆;桑白皮(甘寒)挖根泻火,少年咳喘水肿尽消。口诀:“枇杷清肺止呕逆,桑皮泻肺如抽薪!”
5. 白果与矮地茶(敛肺利湿)
白果(甘苦涩平)敛住老僧虚喘,涩精止带;矮地茶(苦辛平)清利湿热,治愈咳喘兼黄疸的农夫。口诀:“白果敛肺涩带精,矮茶止咳利湿热!”
6. 马兜铃与罗汉果(慎毒润喉)
马兜铃(苦微寒)止咳平喘,但提醒村民:“我有肾毒,慎久服!”罗汉果(甘凉)泡茶,润燥开音,救回失音沙弥。口诀:“兜铃止咳慎久服,罗汉果润喉开音!”
7. 洋金花(麻醉镇咳)
金银花(辛温)也叫曼陀罗花,麻醉镇咳平喘,治愈咳嗽无痰兼癫痫的村民。口诀:“洋花麻醉镇咳平喘、癫痫,小儿慢惊风!”
终章 辨证施治,天下无痰
村长总结:“痰分寒热燥,药性各不同。温化寒痰夏南星,清化热痰贝母灵,止咳平喘杏苏子,辨证精准疾自平!”村民将药材口诀刻于药王碑,中医村重现祥和。
记忆总诀:
寒痰温化七侠强,热痰清解十二将。
咳喘八仙各显能,辨证用药永不忘!
故事小结:
- 拟人化:每味药化为侠客、仙人,赋予性格与技能。
- 场景联动:寒、热、咳喘分章节,对应药材分类。
- 口诀点睛:每味药配记忆口诀,强化药性功效。
- 全面覆盖:确保文档中所有药材均有出场,无遗漏。
文章作者 会写代码的小郎中
上次更新 2025-03-20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