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精气血津液-4
引言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与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精、气、血、津液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病理方面,都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精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分布、代谢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博文是 《中医基础》 博文系列的 第四篇,若想详细了解请点击 首篇博文。
1. 精
精,是指人体内最精专的、液态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如《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
graph TB
A[精] --> B[精的产生]
A --> C[精的贮藏与施泻]
A --> D[精的生功能]
subgraph 示意图
L[父母生殖之精] --结合--> M[胚胎] --> N[先天之精] --秘藏与肾--> O[肾精]
P[饮食水谷] --脾胃运化--> Q[水谷精微]
Q --化生--> R[后天之精]
Q --濡养--> S[形体官窍]
Q --濡养--> T[五脏]
Q --濡养--> U[六腑]
end
B --> G[具体流程]
G --> 示意图
C --> E[藏于五脏主要藏于肾]
C --> F[濡养脏腑排泄生殖]
D --> H[繁衍生命]
D --> I[生长发育]
D --> J[儒润脏腑]
D --> K[生髓化血]
R --贮藏于精--> O
T --化生精气归藏与肾--> O
N --相互促进--> R
R --相互滋生--> N
2. 气
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graph TB
classDef left text-align:left
classDef right text-align:right
A[气] --> B[气的生成]
A --> C[气的运动]
A --> D[气的生理功能]
A --> E[气的分类]
B --> F[气的来源]
B --> G[气的生成过程]
F --> H[1.先天之精<br>2.水谷之精<br>3.自然界的清气]:::left
G --> I[1.肾为生气之根-->元气<br>2.脾胃为生气之源<br>3.肺为生气之主]:::left
subgraph 示意图1
L[先天] --肾--> M[先天之精气] --> N[气]
O[后天] --脾胃--> P[水谷之精气] --> N
O --肺--> R[自然之清气] --> N
end
I --物质来源充足<br>脏腑功能正常--> 示意图1
C --概念--> J[气机]
C --变化--> K[气化]
D --> U[1.推动作用<br>2.温煦作用<br>3.防御作用<br>4.固摄作用<br>5.营养作用]
E --> V[1.元气<br>2.宗气<br>3.营气<br>4.卫气]
subgraph 示意图2
direction TB
W[元气] --生成--> X[依赖先天之精] --分布--> Y[藏于肾以三焦流全身] --特点--> Z[生活活动原动力] --功能--> MM[推动生长发育]
AA[宗气] --生成--> AB[肺吸自然气&脾胃运化水谷之前在胸中结合] --分布--> AC[积于胸上走气道下注气街] --特点--> AD[与呼吸心脏脉搏语言相关]--功能--> NN[司呼吸行气血]
AE[营气] --生成--> AF[中焦脾胃水谷之气精气化生] --分布--> AG[行于脉运于全身] --特点--> AH[精专柔书阴营养作用]--功能--> OO[化血液]
AI[卫气] --生成--> AJ[中焦脾胃水谷之气精悍化生] --分布--> AK[行于脉外散于表皮] --特点--> AL[懔疾滑利属阳保卫作用]--功能--> PP[卫护肌肤<br>温养脏腑<br>调控汗孔]
end
V --> 示意图2
J --运动形式--> BB[升降出入]
3. 血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血与气一样,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故《素问·调经论》强调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脉
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溢出的功能,故有“血府”
之称。血循行于脉中而流行于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如因某种原因,血液不能在脉管中循行而溢出脉外时,即发生“出血”,又可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久不消散,则成为“瘀血”。瘀血不仅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成为了病理产物性病因。
graph TB
classDef left text-align:left
classDef right text-align:right
A[血] --> B[血的来源]
A --> C[血的生成]
A --> D[血的运行]
A --> E[血的生理功能]
B --> F[1.水谷精微<br>2.肾精<br>3.在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left
subgraph 示意图1
L[肺] --吸入--> M[清气] --朝百脉--> N[血脉] --变化而赤--> O[血液]
P[脾胃] --运化水谷--> Q[水谷精微] --> R[营气] --> N
Q --> S[津液] --> N
T[肾] --贮藏--> U[精气] --化髓生血--> N
V[心] --化赤行血--> O
W[肝] --藏血疏泄--> O
end
C --> 示意图1
D --> G[1.心主血脉<br>2.肺朝百脉<br>3.脾主统血<br>4.肝藏血主疏泄]:::left
E --> H[1.营养滋润全身<br>2.神志活动物质基础]
4. 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一般而言,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不同 | 津 | 液 |
---|---|---|
形状 | 清轻稀薄、流动性大 | 浊重稠厚、流动性小 |
分布 | 散布于皮肤、肌肉、孔窍并渗人血脉 | 灌注于脏腑、骨节和脑髓等处 |
作用 | 滋润 | 濡养 |
属性 | 属阳 | 属阴 |
graph TB
A[津液] --> B[津液的代谢]
A --> C[津液的功能]
subgraph 代谢意图
L[饮水] --> M[胃] --> N[小肠] --> O[大肠] --> Q[粪便]
M --游溢精气--> R[脾] --上输运化--> S[肺] --宣发--> T[呼吸道] --> U[水汽]
S --宣发--> V[汗孔] --> W[汗液]
N --主液吸收--> R
O --主津吸收--> R
S --肃降--> Z[肾] --> AA{气化} --清,上升--> S[肺]
AA --浊,下降--> CC[膀胱] --> DD[尿液]
end
B --> 代谢意图
C --> E[1.滋润濡养<br>2.充养血脉<br>3.调节阴阳<br>4.排泄废物]
5. 精气血津液关系
精、气、血、津液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生成。在生理功能上,它们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graph TB
classDef left text-align:left
classDef right text-align:right
A[精气血津液关系] --> B[气与血的关系]
A --> C[气与精的关系]
A --> D[气与津液的关系]
A --> E[血与精的关系]
A --> F[血与津液的关系]
A --> GG[精与液的关系]
B --> G[1.气能生血<br>2.气能行血<br>3.气能摄血<br>4.血能载气<br>5.血能养气]
C --> H[1.气可摄精<br>2.精依气生<br>3.精能化气]
D --> I[1.气能生津<br>2.气能行津<br>3.气能摄津<br>4.津可化气<br>5.津能载气]
E --> J[1.精可化血<br>2.血能化精]
F --> K[1.血能化津<br>2.津能生血<br>3.血能摄津<br>4.津可化血<br>5.津能载血]
GG --> L[1.精为液本<br>2.液能灌精]
结语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不仅反应脏腑功能的关系,更能体会到脏腑全身整体的联系与运行机制。
文章作者 会写代码的小郎中
上次更新 2025-03-17
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